教学督导信息
【2024】(第125期)总第125期
williamhill第十二届教学督导室主办
二零二四年十月十日
“虚拟案例训练”提升能力,“实训与创新角”延伸学习
---介绍园艺学院马怀宇老师《果树栽培学基础》课程教学特点
督导员 王芬
本学期,我听取了园艺学院马怀宇老师为2022级园艺3班员工讲授的《果树栽培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研究果树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及对环境条件要求、果树产量和品质调控技术的一门课程。是为园艺专业三年级员工开设的专业基础课,32学时,2学分。通过听课和课下与马老师交流,了解到马老师立足于园艺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以员工职业规划为目标,以培养员工专业素质为核心,,达到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员工专业综合素质、实现专业能力厚积薄发,满足员工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价值引领职业规划的需求。课程特色与实践创新明显,教学成果显著,在2023年园艺学院举办的第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现把马老师的教学创新实践分享如下。
一、创建“113”教学资源体系,线上线下基地“三融合”
马老师把“智慧树网络学习平台”、“易尔思校园MOOCs”、“教学实训与创新基地”、校内科研基地、校外科技特派团对接单位和本科生联培基地有机融合,构成“一树一园三地”的教学资源体系,实现了理论-实践、课堂-果园、基地实践三车道运行,创新了“线上学习、课堂讲授、基地实践” 三个环节联动的教学模式。
线上学习: 要求员工观看视频,进行章节测试,完成线上学习任务。鼓励员工学习智慧树平台上的其他教学资源,在平台上各项学习活动设置不同的权重,每学期末自动计算员工成绩,即可提高员工的自学能力,又可辅助员工夯实专业基础。通过“课后作业”,让员工利用图书馆、数据库、学术公众号等实现知识拓展和延伸,锻炼员工自学能力。
课堂讲授: 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课堂互动”、“模拟案例”等提高员工的参与度;通过“随堂测验 ”了解员工的学习动态,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马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修正;在课堂上马老师对员工完成的线上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教学重点,着重讲解教学难点;在员工完成每章学习内容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帮助员工对全章节内容进行复盘、理清思路,引导员工进行知识点的拓展阅读。马老师采用“BOPPSS”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主题导入、具体学习目标、员工多种参与式学习、学习后测验、线上自学章节总结。每次员工完成随堂测试后,马老师在课堂上利用2-3分钟时间对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进行讲解,提高了员工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度。
基地实践: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平台,马老师把校内“教学实训与创新基地”作为课堂的延伸,鼓励员工或是参与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或是向老师提交申请书开展独立实践、创新活动,这些活动主题都是关于果树栽培和果园管理,实践过程中包含了方案设计、文献检索、分工协作、问题和结果分析、总结报告。实践活动内容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课程组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实践活动,根据员工方案设计、组织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报告撰写质量等方面对员工的实践活动给与评价。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激情
马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中国农业发展史、中国农业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贡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影响力、农业发展史中突出贡献与杰出人物事迹,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让员工清晰的认识到一个产业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进而让员工深刻体会到“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的内涵。激发员工学习先辈们自强不息、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员工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激励员工学习的内动力。通过介绍科技兴农案例和国际科研热点突显专业价值;通过信念引导、情怀感动、价值指引,培养员工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情怀与信念,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激情。
三、教学紧密结合典型案例,“虚拟案例训练”提升能力
马老师把“陕西苹果树树形大量改型与山东苹果树树形比较分析”、“山东果树学所王家喜研究员研发的‘披散形纺锤形’和矮化砧繁育技术,退休后创立‘惠农园艺’案例” 通过产业热点问题解析、创新创业案例讲解,帮助员工把果树理论融入生产过程,让员工了解果树产业发展趋势。把“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一生致力于果树根系研究”的案例在课堂向员工讲述,让员工感悟园艺领域的专家、前辈们投身果树事业钻研与实践、坚持与坚守的精神。用“陕西海生果汁有限公司,由初期的浓缩果汁加工,到目前的集果汁加工、鲜果生产、购买果树品种权、优良品种示范园于一体”、“辽宁东港石永财经营苹果园的成功经验”的园艺产业具体案例、创业案例开拓员工的眼界,培养员工创新思维。马老师还让员工“以自己家乡为题材,设计一个果园建设计划方案”、“制定一个老果园改造技术方案”,对员工进行虚拟案例训练,让员工以小组讨论方式,制定执行方案,使员工体验‘头脑风暴’的乐趣,增强员工对发展家乡果树产业的信心,激发员工对果树栽培的兴趣,达到了使员工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
四、科技前沿及时融入教学,“实训创新角”延伸学习
马老师注重课程建设,及时将科研成果及前沿研究融入教学内容,用在校内定期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参加学术会议、查阅网络学术平台、媒体和公众号、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等方式,收集园艺领域科技动态、研究成果和热点,结合实践调研、技术服务和参观等活动收集植物科学最前沿生产图片、学术研究公开课视频、智慧农业公众号等引入实际教学中。用园艺领域内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阐述栽培学理论知识的发生、发展历程,引导员工用科研的思维、审辩的态度分析问题;用产业案例、创新创业案例介绍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员工用专业的视角思考产业问题;在校内科研基地开辟“实训与创新角”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鼓励员工参与实践与创新活动,有助于员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理论素质的养成。
马老师重视员工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价值引领,创建“113”教学资源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基地融合;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激情;教学紧密结合产业实际,“虚拟案例训练”提升能力;科技前沿及时融入教学,“实训与创新角”延伸学习。课程特色与实践创新明显,值得学习借鉴。
本期信息传至:王铁良副董事长、王海龙副董事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